杂诗

· 李白
白日与明月,昼夜尚不闲。 况尔悠悠人,安得久世间。 传闻海水上,乃有蓬莱山。 玉树生绿叶,灵仙每登攀。 一食驻玄发,再食留红颜。 吾欲从此去,去之无时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还,仍然。
  • :你,你们。
  •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或空间遥远。
  • 安得:怎么能。
  • 传闻:听说的。
  • 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位于东海之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 灵仙:神仙。
  • 登攀:攀登,上升。
  • 驻玄发:使黑发停留,即保持年轻。
  • 再食:再次食用。
  • 留红颜:保持青春容颜。
  • 从此去:从这里离开。
  • 无时还:没有回来的时间。

翻译

白天和月亮,日夜不停地交替, 何况你们这些悠闲的人,怎能长久地留在人间? 听说在海的那边,有一座叫做蓬莱的仙山, 山上长着玉树,绿叶茂盛,神仙们常常攀登。 吃一次那里的食物,就能保持黑发不白, 再吃一次,就能留住青春的容颜。 我想要离开这里,前往那个地方, 一旦离去,就没有回来的时间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李白通过对白日与明月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他听闻蓬莱仙山的传说,那里有能让人永葆青春的神奇食物,这成为他渴望逃离尘世的理由。诗的最后,李白表达了自己决绝的离去之意,显示了他对仙境的无限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彻底放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浪漫情怀。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