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绂(fú):古代官员的红色服饰,这里指官职。
- 遗尘境:离开尘世。
- 谒(yè):拜访。
- 梵筵(fàn yán):佛教的宴席或法会。
- 金绳:佛教中用以比喻引导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法。
- 觉路:通往觉悟的道路。
- 宝筏(fá):佛教中比喻引导众生渡过生死海的佛法。
- 迷川:比喻生死轮回的苦海。
- 栱(gǒng):古代建筑中的一种构件,这里指山岭上的树木。
- 岩花:山岩上的花朵。
- 谷泉:山谷中的泉水。
- 塔形:塔的形状。
- 海月:海上的月亮。
- 楼势:楼阁的气势。
- 江烟:江面上的雾气。
- 香气:指佛教寺庙中的香火。
- 三天:佛教中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 万壑(hè):无数的山谷。
- 荷秋:荷花在秋天。
- 珠已满:比喻荷花上的露珠已经饱满。
- 松密:松树茂密。
- 盖初圆:松树的树冠开始变得圆润。
- 鸟聚:鸟儿聚集。
- 闻法:听闻佛法。
- 龙参:龙参与其中,比喻佛教的神秘和庄严。
- 护禅:守护禅定。
- 流水韵:比喻美妙的音乐或诗歌。
- 叨(dāo):谦词,表示自己不配。
- 伯牙弦:伯牙的琴弦,比喻高雅的音乐。
翻译
我离开了尘世的官职,来到青山之中拜访佛教的法会。 佛法如同金绳,开启了通往觉悟的道路,宝筏引导我们渡过生死的迷川。 山岭上的树木密集如飞栱,岩上的花朵覆盖了谷中的泉水。 塔的形状映照着海上的月亮,楼阁的气势超越了江面上的雾气。 寺庙中的香气弥漫在三界之中,钟声回荡在无数的山谷之间。 荷花在秋天已经结满了露珠,松树的树冠开始变得圆润。 鸟儿聚集仿佛在听闻佛法,龙参与其中,仿佛在守护禅定。 我惭愧自己没有流水般美妙的音乐,却有幸被比作伯牙的琴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白在春日归山时的心境与所见所感。诗中,李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佛教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诗中的“朱绂遗尘境”表明了他对官职的放弃,而“青山谒梵筵”则体现了他对佛教的虔诚。诗中的自然景物如“岭树”、“岩花”、“塔形”、“楼势”等,都被赋予了佛教的象征意义,如“金绳”、“宝筏”等,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指引的渴望。最后,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不能创作出如“流水韵”般美妙的音乐,但希望能被比作伯牙的琴弦,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李白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