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采菖蒲者

· 李白
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拼音

译文

神仙的面貌一般都是很古朴的,双耳可以下垂到肩。 汉武帝在嵩山遇到这位神仙,他自称为九疑仙人。 他说:我来采菖蒲,食用菖蒲可以延年益寿。 说完这话,神仙便倏然消失,化为一缕云烟而去。 汉武帝竟然没有领悟神仙的暗示,最终就只好归葬茂林墓地去了。

《嵩山采菖蒲者》是一首唐代的五言古诗,作者是李白。作者在嵩山遇到采摘菖蒲的人,有感而发,用瑰丽的想象把采摘菖蒲的人想象成神仙。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
  • 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
  • 延年:延长寿命。
  • 灭影:消失不见。
  • 云烟:云雾,烟雾。
  • 喻帝:指汉武帝,因其好神仙之术,故称。
  •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翻译

神仙们大多有着古老的容貌,双耳下垂至肩。 在嵩山遇见了汉武帝,他怀疑对方是九疑山的仙人。 我来这里采集菖蒲,服用它可以延长寿命。 话刚说完,神仙忽然不见了,消失在云雾之中。 汉武帝最终也没能领悟,最终归于茂陵的田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场景,诗人在嵩山遇见了一位疑似神仙的人物,这位神仙告诉诗人采集菖蒲可以延年益寿。然而,当神仙消失在云烟之中后,汉武帝却未能领悟其中的奥秘,最终归于尘土。诗中通过对神仙形象的描绘和汉武帝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神秘色彩。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