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碧莲:指华山,因其山形似莲花而得名。
- 青冥:指天空。
- 落日垂鞭:形容日落时分,马鞭下垂,意指旅途中的缓慢行进。
- 不奈:无法忍受。
- 春烟:春天的雾气。
- 暗澹:昏暗不明。
- 可堪:怎能忍受。
- 秋雨洗分明:秋雨洗净了尘埃,使得景色更加清晰。
- 放:放牧。
- 三千马:形容马匹众多。
- 北面:指华山的北面。
- 百二城:形容城池众多,也可能是指华山附近的城池。
- 仙人抚高掌:传说中的仙人抚摸高耸的山峰。
- 空行:徒劳的行程。
翻译
华山如碧莲般重叠在青天之上,落日时分,我缓缓垂鞭,减缓了旅行的步伐。 春天的雾气笼罩,使得景色昏暗不明,我无法忍受;而秋雨洗净了尘埃,使得景色更加清晰,我怎能忍受不去欣赏。 南边已经放牧了三千匹马,北面依然标示着众多的城池。 只怕仙人抚摸着高耸的山峰,每年相见都只是一场徒劳的行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东归途中对华山的深情凝望。诗中,“碧莲”、“青冥”等词语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观,而“落日垂鞭”则表达了诗人旅途的缓慢与留恋。通过对春烟与秋雨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欣赏。最后,通过“仙人抚高掌”与“年年相见是空行”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华山的无限向往与对现实行程的无奈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