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五湖

· 李绅
范子蜕冠履,扁舟逸霄汉。 嗟予抱险艰,怵惕惊瀰漫。 穷通泛滥劳,趣适殊昏旦。 浴日荡层空,浮天淼无畔。 依滩落叶聚,立浦惊鸿散。 浪叠雪峰连,山孤翠崖断。 风帆同巨壑,云矗成高岸。 宇宙可东西,星辰沈粲烂。 霞生澒洞远,月吐青荧乱。 岂复问津迷,休为吕梁叹。 漂沈自讵保,覆溺心长判。 吴越郡异乡,婴童及为玩。 依稀占井邑,嘹唳同鹅鹳。 举棹未宵分,维舟方日旰。 徵斯济川力,若鼓凌风翰。 易狎当悔游,临深罔知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蜕冠履:脱去官服,指辞官。
  • 扁舟:小船。
  • 逸霄汉:指船行于广阔的天空之下,比喻自由自在。
  • 怵惕:恐惧警惕。
  • 瀰漫:广阔无边。
  • 穷通:困厄与显达。
  • 泛滥:此处指水势浩大。
  • 趣适:兴趣和适应。
  • 昏旦:早晚。
  • 浴日:形容太阳升起的样子。
  • 浮天:形容水面广阔,仿佛与天相连。
  • 淼无畔:水势浩大,无边无际。
  • 依滩:靠近岸边。
  • 立浦:站在水边。
  • 惊鸿:受惊的鸿雁。
  • 浪叠:波浪重叠。
  • 雪峰:比喻波浪如雪峰。
  • 翠崖:青翠的崖壁。
  • :中断,指崖壁被水流冲断。
  • 巨壑:大沟壑,深谷。
  • 云矗:云层堆积如山。
  • 高岸:高耸的岸边。
  • 宇宙:天地。
  • 星辰沈粲烂:星辰沉没在灿烂的光芒中。
  • 霞生:朝霞升起。
  • 澒洞:广阔无边的样子。
  • 月吐:月亮升起。
  • 青荧:月光。
  • 岂复:哪里还。
  • 问津迷:询问渡口而迷路。
  • 吕梁叹:指吕梁山的艰险,比喻艰难险阻。
  • 漂沈:漂浮沉没。
  • 覆溺:翻船溺水。
  • 心长判:心中早已有判断。
  • 吴越郡:指吴越地区。
  • 婴童:小孩。
  • 占井邑:指观察井邑(城市)的动静。
  • 嘹唳:鸟鸣声。
  • 鹅鹳:鹅和鹳,泛指水鸟。
  • 举棹:划桨。
  • 未宵分:未到夜半。
  • 维舟:系船。
  • 日旰:日暮。
  • 徵斯:寻求这种。
  • 济川力:渡河的能力。
  • 凌风翰:乘风飞翔的鸟。
  • 易狎:容易亲近。
  • 临深:面临深渊。
  • 罔知难:不知道困难。

翻译

范蠡脱去官服,乘着小船在广阔的天空下自由航行。我感叹自己身陷艰险,心中充满恐惧和警惕,面对这广阔无边的水域。无论是困厄还是显达,我都感到水势浩大,兴趣和适应不分早晚。太阳升起,照耀着层层波浪,水面广阔,仿佛与天相连,无边无际。靠近岸边,落叶聚集,站在水边,受惊的鸿雁四散飞去。波浪重叠如雪峰,青翠的崖壁被水流冲断。风帆如同巨壑,云层堆积如高耸的岸边。天地之间,星辰沉没在灿烂的光芒中。朝霞升起,广阔无边,月亮升起,月光闪烁。哪里还会迷路询问渡口,不再为吕梁山的艰险而叹息。漂浮沉没,心中早已有判断。吴越地区虽是异乡,但小孩也能成为玩伴。观察城市的动静,听到水鸟的鸣叫声。划桨未到夜半,系船已是日暮。寻求这种渡河的能力,如同乘风飞翔的鸟。容易亲近,面临深渊却不知道困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泛游五湖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浴日荡层空”、“浮天淼无畔”等,展现了壮阔的自然美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超脱。诗人的语言风格雄浑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穷通泛滥劳,趣适殊昏旦”等句的运用,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人生哲学。

李绅

李绅

李绅,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1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