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发白马
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洪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峰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节:古代用于军事指挥的旗帜和符节。
- 沧溟:大海。
- 洪波:巨大的波浪。
- 武安:地名,今河北省武安市。
- 振瓦:指瓦片震动,形容战斗激烈。
- 易水:河流名,流经河北省。
- 铁骑:装备精良的骑兵。
- 滹沱:河流名,流经河北省。
- 月窟:传说中的地名,指边远之地。
- 朝那:古代地名,今宁夏固原一带。
- 燕然:山名,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
-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 五原:古代地名,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一带。
- 包虎:指勇士。
- 戢金戈:收藏兵器,表示和平。
翻译
将军从白马出发,旌旗和符节渡过黄河。 箫鼓声震动了山川,大海中涌起了巨浪。 武安的战斗激烈到瓦片都震动,易水边却没有寒冷的歌声。 铁骑如雪山般雄壮,饮水使滹沱河干涸。 扬起兵器,猎取边远的月窟,转战攻略朝那。 倚剑登上燕然山,边疆的山峰高耸险峻。 万里之外一片萧条,五原地区耕作繁忙。 一扫而清大漠的敌人,勇士们收藏起金戈,表示和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将军出征的壮丽场景,通过“旌节渡黄河”、“沧溟涌洪波”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宏大与激烈。诗中“铁骑若雪山”、“扬兵猎月窟”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军队的威武和战斗的决心。结尾“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则表达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与安宁。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英雄主义和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