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发白马

· 李白
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洪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峰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节:古代用于军事指挥的旗帜和符节。
  • 沧溟:大海。
  • 洪波:巨大的波浪。
  • 武安:地名,今河北省武安市。
  • 振瓦:指瓦片震动,形容战斗激烈。
  • 易水:河流名,流经河北省。
  • 铁骑:装备精良的骑兵。
  • 滹沱:河流名,流经河北省。
  • 月窟:传说中的地名,指边远之地。
  • 朝那:古代地名,今宁夏固原一带。
  • 燕然:山名,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
  •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 五原:古代地名,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一带。
  • 包虎:指勇士。
  • 戢金戈:收藏兵器,表示和平。

翻译

将军从白马出发,旌旗和符节渡过黄河。 箫鼓声震动了山川,大海中涌起了巨浪。 武安的战斗激烈到瓦片都震动,易水边却没有寒冷的歌声。 铁骑如雪山般雄壮,饮水使滹沱河干涸。 扬起兵器,猎取边远的月窟,转战攻略朝那。 倚剑登上燕然山,边疆的山峰高耸险峻。 万里之外一片萧条,五原地区耕作繁忙。 一扫而清大漠的敌人,勇士们收藏起金戈,表示和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将军出征的壮丽场景,通过“旌节渡黄河”、“沧溟涌洪波”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宏大与激烈。诗中“铁骑若雪山”、“扬兵猎月窟”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军队的威武和战斗的决心。结尾“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则表达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与安宁。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英雄主义和浪漫情怀。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