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常侍御

· 李白
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 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 匡复属何人,君为知音者。 传闻武安将,气振长平瓦。 燕赵期洗清,周秦保宗社。 登朝若有言,为访南迁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安石:指谢安,字安石,东晋名臣,曾隐居东山,后复出,主持淝水之战,大败前秦,功成后再次隐退。
  • 东山:谢安隐居之地,在今浙江绍兴。
  • 济天下:拯救国家,治理天下。
  • 振横流:指平定乱世,恢复秩序。
  • 卷舒:指隐居与出仕,卷指隐退,舒指出仕。
  • 季叶:末世,指衰败的时代。
  • 风雅:指文雅的风度。
  • 匡复:恢复国家秩序。
  • 武安将:指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封武安君。
  • 长平瓦:长平之战,赵国大败,此处指李牧的威名能够振奋人心。
  • 燕赵:指战国时期的燕国和赵国,此处泛指北方。
  • 周秦:指周朝和秦朝,此处泛指中原地区。
  • 宗社:宗庙和社稷,指国家。
  • 南迁贾:指南迁的商人,此处可能指被贬谪的官员。

翻译

谢安石隐居在东山,本无意拯救天下。 一旦出山平定乱世,功成名就后又潇洒隐退。 真正的贤人能屈能伸,即便在衰败的时代也保持着文雅的风度。 恢复国家秩序的任务属于谁呢?你正是那位知音之人。 听说武安将李牧,其威名能够振奋人心,如同长平之战的瓦片。 燕赵之地期待着洗清污浊,周秦之地则希望保护国家的根基。 如果你有机会登朝进言,不妨为那些南迁的贾人(被贬谪的官员)说句话。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赠给常侍御的作品,通过谢安的典故,赞美了常侍御的才华和志向。诗中,李白以谢安的隐居与复出为喻,表达了对常侍御能够振国救民的期望。同时,通过对李牧的提及,暗示了常侍御的威望和能力。最后,李白希望常侍御能够在朝中为那些被贬谪的官员说情,显示了他对正义和友情的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豪放洒脱的诗风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