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寓居书怀

· 吴融
一室四无邻,荒郊接古津。 幽闲消俗态,摇落露家贫。 绝迹思浮海,修书懒寄秦。 东西不复问,翻笑泣岐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州:地名,今湖北省江陵县。
  • 寓居:寄居他乡。
  • 四无邻:四周没有邻居。
  • 荒郊:荒凉的郊外。
  • 接古津:与古老的渡口相接。
  • 幽闲:宁静而闲适。
  • 消俗态:摆脱世俗的姿态。
  • 摇落:指草木凋零。
  • 露家贫:显露出家境的贫寒。
  • 绝迹:断绝踪迹,指隐居。
  • 思浮海:想要像古代的隐士一样,乘船出海隐居。
  • 修书:写信。
  • 懒寄秦:懒得将信寄往秦地,泛指远方。
  • 东西不复问:不再关心东西方向的事情,即不再关心世事。
  • 翻笑:反而嘲笑。
  • 泣岐人:在岔路口哭泣的人,指那些因迷茫而哭泣的人。

翻译

我寄居在荆州的一间屋子里,四周没有邻居,荒凉的郊外与古老的渡口相连。 在这宁静而闲适的环境中,我摆脱了世俗的姿态,草木凋零也显露出我家的贫寒。 我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想要像古人一样乘船出海隐居,写信也懒得寄往远方。 我不再关心世事,反而嘲笑那些在岔路口因迷茫而哭泣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吴融在荆州寄居时的孤独与超脱。诗中,“一室四无邻,荒郊接古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荒凉与孤寂,而“幽闲消俗态,摇落露家贫”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映衬出诗人的心境,体现了其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后两句“绝迹思浮海,修书懒寄秦”和“东西不复问,翻笑泣岐人”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以及对那些迷茫于人生道路之人的嘲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