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下寓居见槐花落因寄从事

· 吴融
才开便落不胜黄,覆著庭莎衬夕阳。 只共蝉催双鬓老,可知人已十年忙。 晓窗须为吟秋兴,夜枕应教梦帝乡。 蜀国马卿看从猎,肯将闲事入凄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岐下:地名,今陕西省岐山县。
  • 寓居:暂时居住。
  • 槐花:槐树的花,夏季开放,花色黄白。
  • 不胜黄:无法承受如此的黄色,形容槐花黄得耀眼。
  • 覆著:覆盖。
  • 庭莎:庭院中的莎草。
  • 蝉催:蝉鸣声催促。
  • 双鬓老:两鬓斑白,指人老去。
  • 十年忙:形容长时间的忙碌。
  • 秋兴:秋天的兴致或情感。
  • 夜枕:夜晚枕着枕头。
  • 梦帝乡:梦见皇帝的居所,指梦见京城或朝廷。
  • 蜀国:指四川地区。
  • 马卿:对官员的尊称,这里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从猎:跟随打猎。
  • 闲事:无关紧要的事。
  • 凄凉:寂寞冷落。

翻译

槐花刚开就落,黄得让人难以承受,它们覆盖在庭院中的莎草上,映衬着夕阳的余晖。蝉鸣声似乎在催促着人们双鬓斑白,老去。人们可能已经忙碌了十年。清晨的窗前,我必须为秋天的情感吟诗,夜晚枕着枕头,我应该会梦见京城或朝廷。在蜀国的马卿看着人们打猎,是否愿意将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带入这寂寞冷落的境地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槐花落下的景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忙碌的感慨。诗中“才开便落”的槐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蝉催双鬓老”则进一步以蝉鸣催人老去的意象,表达了岁月匆匆的哀愁。后两句则转向对个人情感和梦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怀和对京城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