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无了禅师

· 周朴
不学世所惜,是何无了公。 灵匡虚院外,虎迹乱山中。 昼夜必连去,古今争敢同。 禅情岂堪问,问答更无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匡:指禅师的居所,意为灵性的居所。
  • 虚院:空旷的院子,指禅师的居所清静无扰。
  • 虎迹:老虎的足迹,象征山中的野性和危险。
  • :能够,可以。

翻译

不学习世间所珍视的知识,这就是那位无了禅师。 他的居所在灵性的山外,虎迹遍布在乱山之中。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都必定离去,古今之间无人能与他相比。 禅的情感岂能轻易询问,一旦问起,回答便无穷无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的禅师形象,通过“灵匡虚院外,虎迹乱山中”的意象,展现了禅师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诗中“昼夜必连去,古今争敢同”表达了禅师超越时空的修行状态,而“禅情岂堪问,问答更无穷”则体现了禅理深奥,难以言传的特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禅师的精神风貌。

周朴

周朴,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 52篇诗文

周朴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