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张别驾新斋

世业传圭组,江城佐股肱。 高斋徵学问,虚薄滥先登。 讲论陪诸子,文章得旧朋。 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 圭组:古代官员的印绶,这里指官职。
  • 股肱:比喻重要的辅佐人物。
  • 高斋:指张别驾的书房或居所。
  • :同“征”,求取,这里指研究。
  • 虚薄:谦虚浅薄。
  • 滥先登:滥竽充数,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配先登。
  • 讲论:讨论学问。
  • 士元:指张别驾。
  • 赏激:赞赏和激励。
  • 衰病:衰老和疾病。
  • 无能:没有能力。

翻译

世代相传的官职在身,你在江城担任重要的辅佐角色。 在这高雅的书房中,你研究学问,而我自谦学问浅薄,却有幸先来此地。 我们一同讨论学问,与旧日的朋友分享文章。 张别驾你总是给予我赞赏和激励,而我因衰老和疾病,深感自己无能为力。

赏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张别驾的,表达了对张别驾学问和地位的敬重,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因年老体衰而感到的无奈。诗中“世业传圭组,江城佐股肱”描绘了张别驾的家世和重要职位,而“高斋徵学问,虚薄滥先登”则体现了孟浩然的自谦和对学问的追求。最后两句“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则深刻表达了孟浩然对自己现状的感慨,以及对张别驾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孟浩然谦逊而深沉的性格。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