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一首
秦灭汉帝兴,南山有遗老。
危冠揖万乘,幸得厌征讨。
当君逐鹿时,臣等已枯槁。
宁知市朝变,但觉林泉好。
高卧三十年,相看成四皓。
帝言翁甚善,见顾何不早。
咸称太子仁,重义亦尊道。
侧闻骊姬事,申生不自保。
暂出商山云,朅来趋洒扫。
东宫成羽翼,楚舞伤怀抱。
后代无其人,戾园满秋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危冠:高冠。
- 揖:行礼。
- 万乘:指皇帝。
- 逐鹿:比喻争夺天下。
- 市朝:指朝廷和市集,泛指世俗。
- 林泉:山林与泉石,指隐居之地。
- 四皓:指秦末汉初的四位隐士,商山四皓。
- 朅来:即来。
- 洒扫:打扫。
- 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
- 羽翼: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 戾园:指汉武帝的陵园,戾太子刘据的墓地。
翻译
秦朝灭亡,汉朝兴起,南山中还留有遗老。 他们戴着高冠向皇帝行礼,庆幸自己免于征战。 当君王争夺天下时,我们这些臣子已经衰老。 哪里知道朝廷和市集的变化,只觉得山林和泉石美好。 隐居高卧三十年,我们相看成为四位隐士。 皇帝说老翁你很好,为何不早些来见我。 大家都称赞太子仁慈,重视义气也尊崇道德。 听说骊姬的事情,申生无法自保。 暂时离开商山的云雾,来到这里打扫。 东宫已经形成了辅佐的力量,楚地的舞蹈让人感伤。 后代没有这样的人,戾园里满是秋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秦汉交替时期的隐士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变迁的淡漠。诗中“南山有遗老”、“宁知市朝变,但觉林泉好”等句,深刻反映了隐士们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对“四皓”和“东宫”等历史典故的引用,诗作也隐含了对忠诚与义气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中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