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一首

· 李华
六国韩最弱,末年尤畏秦。 郑生为韩计,且欲疲秦人。 利物可分社,原情堪灭身。 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国:指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
  • :战国七雄之一,位于今河南省中部。
  • 末年:指某个朝代或国家的最后时期。
  • :战国七雄之一,后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
  • 郑生:可能是指郑国的某位人士,具体人物不详。
  • :使疲劳,使劳累。
  • 利物:指对国家或社会有益的事物。
  • 分社:分担国家的责任或任务。
  • 原情:根据情况或情理。
  • 灭身:牺牲自己。
  • 咸阳:秦国的都城,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 万顷:形容土地面积广大。
  • 稻苗:稻谷的幼苗。

翻译

在战国六国中,韩国最为弱小,到了末年更是对秦国感到极度恐惧。有一位名叫郑生的人为韩国出谋划策,他计划通过某种方式使秦国人民疲劳,以此来削弱秦国的力量。他愿意为国家分担责任,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咸阳这座古城之下,有着广阔的稻田,稻苗新绿,生机勃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战国时期韩国的困境和郑生的爱国行为,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诗中“万顷稻苗新”一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既反映了秦国的富饶,也隐喻了郑生等人希望韩国能够像稻苗一样,有朝一日能够茁壮成长,摆脱秦国的压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李华

唐赵州赞皇人,字遐叔。少旷达。擢进士宏辞科。玄宗天宝间官监察御史,累转侍御史,礼、吏二部员外郎。后去官隐山阳,晚事浮图法。善属文,与萧颖士友善,然时谓不及颖士,文辞绵丽,少宏杰气。爱奖士类,名随以重。有《李遐叔文集》。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