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箜篌引

· 李贺
公乎公乎,提壶将焉如?屈平沈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诚为愚。 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盘有鱼。北里有贤兄,东邻有小姑。 陇亩油油黍与葫,瓦甒浊醪蚁浮浮。黍可食,醪可饮,公乎公乎其奈居。 被发奔流竟何如?贤兄小姑哭呜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箜篌(kōng hóu):古代一种弦乐器,形似竖琴。
  • 屈平: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因政治失意投汨罗江自尽。
  • 沈湘:指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湘水。
  • 徐衍:人名,具体事迹不详,此处用以比喻极端的行为。
  • 菅席(jiān xí):用菅草编织的席子。
  • 瓦甒(wǎ wǔ):瓦制的酒器。
  • 浊醪(zhuó láo):未经过滤的酒,即浊酒。
  • 蚁浮浮:形容酒面上漂浮的酒糟,像蚂蚁一样。
  • 被发:披散头发,形容急迫或不拘礼节的样子。

翻译

公啊公啊,提着酒壶要去哪里?屈原沉湘自尽不值得羡慕,徐衍跳海真是愚蠢。 公啊公啊,床上铺着菅草席子,盘中有鱼。北边有贤能的兄长,东边有年轻的姑娘。 田野里黍米和葫芦油油生长,瓦甒里的浊酒上漂浮着酒糟。黍米可以吃,酒可以喝,公啊公啊,你为何还要离开? 披头散发急匆匆地要去哪里?贤兄和小姑都在哭泣。

赏析

这首作品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即将离去的公的劝留之情。诗中通过对屈原和徐衍的提及,暗示了极端行为的不可取。后文则描绘了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以及田野的丰收景象,试图以此留住公的心。最后,诗人以贤兄和小姑的哭泣,强化了离别的悲伤和对公的依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和生活的珍视。

李贺

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