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黄:黑色和黄色,古代以此两色为尊贵之色。
- 丹青:红色和青色,古代常用来指绘画。
- 五气:指五行(金、木、水、火、土)所对应的五种颜色,即白、青、黑、赤、黄。
- 正色:纯正的颜色。
- 端其源:正本清源,指从根本上整顿。
- 有则:有规则,有标准。
- 齐侯:指齐国的君主。
- 好紫衣:喜欢穿紫色的衣服。
- 魏帝:指魏国的君主。
- 妇人饰:妇女的装饰。
- 女奴:女仆。
- 厌金翠:厌倦了金子和翠玉的装饰。
- 倾海未满臆:即使倾尽海洋的水,也无法满足其欲望。
- 严子陵:人名,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人物或传说中的人物。
- 羊裘:羊皮袄。
- 荆棘:带刺的灌木,常用来比喻困难和险阻。
翻译
黑色与黄色,红色与青色,这五种颜色是五行所对应的纯正色彩。 圣人从根源上整顿,使得上下都有规则可循。 齐国的君主喜欢穿紫色的衣服,魏国的君主则喜欢妇女的装饰。 女仆们厌倦了金子和翠玉的装饰,即使倾尽海洋的水,也无法满足她们的欲望。 为何要忍心让严子陵这样的贤人,穿着羊皮袄死在荆棘之中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颜色的描述,引出了对社会风气和道德标准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玄黄”与“丹青”代表了尊贵和艺术,而“五气”的正色则象征着自然和道德的纯正。诗人通过对比齐侯和魏帝的喜好,以及女奴对金翠的厌倦,揭示了社会上对物质追求的盲目和无度。最后,诗人以严子陵的遭遇为例,表达了对贤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深刻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