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蔡阳馆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 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夕次:傍晚停宿。
  • 蔡阳馆:地名,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
  • 日暮:傍晚时分。
  • 马行疾:马跑得快。
  • 城荒:城池荒凉。
  • 人住稀:居民稀少。
  • 听歌知近楚:听到歌声知道接近楚地。
  • 投馆:投宿旅馆。
  • 忽如归:感觉像回到家一样。
  • 鲁堰: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市东南。
  • 田畴广:田地广阔。
  • 章陵:地名,今湖北省荆门市东。
  • 气色微:景色朦胧。
  • 明朝:明天早晨。
  • 拜嘉庆:拜见喜庆之事。
  • 须著老莱衣:必须穿上老莱衣,老莱衣是古代隐士老莱子所穿的服装,这里指穿上隐士的服装。

翻译

傍晚时分,马儿疾驰,城池荒凉,居民稀少。 听到歌声,知道已接近楚地,投宿旅馆,感觉像回到家一样。 鲁堰的田地广阔,章陵的景色朦胧。 明天早晨,要去拜见喜庆之事,必须穿上隐士的服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所见城池的荒凉,而“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则表达了诗人对楚地的亲切感以及投宿时的安心感。后两句“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进一步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最后两句“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则透露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喜庆之事的期待,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