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陈

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 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 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 今宵泉壑里,何处觅藏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荒芜(huāng wú):形容土地因无人管理而变得荒凉。
  • 三径:指小路,这里比喻为隐居的地方。
  • 漳浦:地名,今福建省漳州市附近,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yǎn):突然。
  • 岱宗:即泰山,这里指去世,古人常以泰山比喻生死。
  • :指墨迹,这里比喻文化的痕迹。
  • 泉壑:山泉和山谷,指隐居的深山幽谷。
  • 藏舟:比喻隐居的地方。

翻译

人事在一瞬间全部消逝,隐居的小径也变得荒凉无人。 起初听说在漳浦隐居,突然间却像是游历到了泰山之巅(指去世)。 池塘的水中还留有墨迹,但风云已经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今夜在这山泉和山谷之中,我该去哪里寻找那隐居的所在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事无常和隐居生活的深刻感慨。诗中,“人事一朝尽”和“荒芜三径休”描绘了世事变迁和隐居地的荒凉,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通过“池水犹含墨”和“风云已落秋”的对比,既表达了对过去文化痕迹的怀念,又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结尾的“今宵泉壑里,何处觅藏舟”则深化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