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中:春天中期。
- 相寻:寻访。
- 湖水清:湖水清澈。
- 春鸟:春天的鸟儿。
- 林花:树林中的花朵。
- 扫更落:扫除后再次落下。
- 径草:小路上的草。
- 踏还生:被踩踏后仍然生长。
- 酒伴:一起喝酒的朋友。
- 相命:相互邀请。
- 开尊:打开酒器,指开始饮酒。
- 解酲:解除酒后的醉意。
- 当杯:举杯。
- 歌妓:唱歌的女子。
翻译
二月的湖水清澈透明,每家每户都能听到春天鸟儿的鸣叫。 树林中的花朵被扫除后仍会落下,小路上的草即使被踩踏也依旧生长。 一起喝酒的朋友相互邀请,打开酒器共同解除酒后的醉意。 举杯饮酒时,唱歌的女子请不要停止歌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中期的景象,通过“湖水清”、“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等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后半部分则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等描绘,表达了人们在春天中享受生活、与朋友共饮的愉悦心情。最后一句“歌妓莫停声”更是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邀请歌妓继续歌唱,增添了诗中的欢乐气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明快,充分展现了孟浩然田园诗的特色。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