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 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
  • 浙东:指浙江东部地区。
  • 从事:古代官名,这里指同僚或朋友。
  • 野人:指隐居山野的人,这里诗人自指。
  • 荒圃:荒废的园子。
  • 清笛:指笛声。
  • 白衣:古代平民的服装,这里指送酒的使者。
  • 元瑜: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宁戚:人名,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贤能著称。
  • 叩角哀:指宁戚敲牛角唱歌表达哀思的故事。
  • 红旆:红色的旗帜。
  • 碧江:碧绿的江水。
  • 望乡台:传说中阴间的一处地方,鬼魂在此望乡,这里比喻高处远望。

翻译

隐居山野的我因病常闭门不出,重阳节时,荒废的园子里菊花独自开放。 忧愁中再次听到清幽的笛声带着哀怨,远望却不见送酒的白衣使者到来。 元瑜正享受着从军的乐趣,而宁戚的哀歌又有谁来怜悯呢? 夕阳下,红色的旗帜在碧绿的江边飘扬,我知道你醉后定会登上高台遥望故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诗人的孤独与忧愁。诗中,“野人多病门长掩”一句,即表达了诗人因病而孤独的生活状态。菊花自开,无人共赏,更添寂寞。笛声、白衣、红旆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氛围。末句“知君醉下望乡台”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乡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及对节日孤独的感慨。

李郢

唐京兆长安人,字楚望。初居杭州,以山水琴书自娱,疏于驰竞。宣宗大中十年,登进士第。累辟淮南等使府。懿宗咸通末,官至侍御史。后归越,为从事。工诗,七律尤清丽可喜,为时人所称。有集。 ► 1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