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六首
蝶飞红粉台,柳扫吹笙道。
十日悬户庭,九秋无衰草。
调歌送风转,杯池白鱼小。
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
䒠蒙梨花满,春昏弄长啸。
唯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
抚旧唯销魂,南山坐悲峭。
拼音
注释
衰草:一作“素草”。
蒙:一作“茸”。
长啸:一作“长笑”。
悲峭:一作“悲啸”。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粉台:涂有红粉的高台,这里可理解为华丽之地。
- 九秋:深秋,秋天的晚期。
- 䒠蒙(yōu méng):草木茂盛的样子。
- 不悟:没有意识到。
- 抚旧:回忆往昔。
- 销魂:形容极度的愁苦伤神。
翻译
蝴蝶在那华丽的高台周围翩翩飞舞,柳枝轻拂着那传出笙乐的道路。家中的东西十多日悬在门庭显眼处,直到深秋也不见衰黄的草儿。歌声随着清风流转,小池里白色的鱼儿体型也很小。水上的宴席摆满了香美丰腴的食物,菱角叶映衬着青色的竹罩。繁花盛开的梨树一片繁茂,春日黄昏里有人在肆意地长啸。只知道忧愁花儿凋落,却不能意识到世道衰败的来临。回忆往昔只剩下满心的愁苦伤神,独自对着南山徒然悲伤山势的陡峭。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奇幻而又带着哀愁的意境。开篇描绘了华丽环境中的美好场景,蝶舞、柳拂、笙乐,透露着富贵华丽之感。“十日悬户庭,九秋无衰草”给人一种时间凝固、事物背离常理的奇特感觉,增添了诗作的虚幻色彩 。“调歌送风转”等几句从听觉与视觉角度,写出宴会上的情景,充满生活气息。“䒠蒙梨花满,春昏弄长啸”描绘出春天繁茂中略带肆意放纵的氛围,有一种喧嚣热闹之感。然而,转折于“唯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揭示出众人只知为花谢而愁,却没察觉世道的衰微。最后“抚旧唯销魂,南山坐悲峭”则直抒胸臆,诗人由对往昔的回忆陷入悲伤,面对南山引发对世事命运的深沉感慨。整首诗将美好景象与潜在的衰亡之感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繁华易逝以及人生悲凉的深刻体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