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

· 李白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傍。 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臣:指古代燕国的臣子。
  • 恸哭:极度悲伤地哭泣。
  • 五月飞秋霜:比喻异常的现象,五月本应是夏天,却出现了秋天的霜。
  • 庶女:普通女子。
  • 号:大声呼喊。
  • 震风:狂风。
  • 击:打击。
  • 齐堂:整齐的房屋。
  • 精诚:真诚的心意。
  • 有所感:有所感应。
  • 造化:大自然。
  • 辜:罪过。
  • 远身:远离。
  • 金殿:皇宫中的殿堂。
  • 傍:旁边。
  • 浮云蔽紫闼:比喻奸臣当道,遮蔽了皇帝的视线。
  • 紫闼:指皇宫。
  • 白日难回光:比喻正直的人难以恢复光明。
  • 群沙秽明珠:比喻众多小人玷污了贤人。
  • 众草凌孤芳:比喻众人压制了少数的优秀者。
  • 凌:压制。
  • 孤芳:孤独的芳香,指优秀的人。

翻译

古代燕国的臣子曾因极度悲伤而哭泣,五月天竟然飞起了秋霜。 普通女子向苍天大声呼喊,狂风猛烈地打击着整齐的房屋。 真诚的心意能够感应大自然,使之也为之悲伤。 而我究竟犯了什么罪,竟被远离金殿的旁边。 浮云遮蔽了皇宫的视线,白日难以恢复光明。 众多小人玷污了贤人,众人压制了少数的优秀者。 自古以来人们都为此叹息,泪水空自沾湿了衣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公和不幸的深刻感受。诗中通过燕臣和庶女的悲惨遭遇,以及自己被远离金殿的境遇,抒发了对于世道不公、贤人被压制的愤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五月飞秋霜”、“浮云蔽紫闼”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和真理的执着追求。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