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季:指春秋、战国、秦三个时期。
- 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即齐、楚、燕、韩、赵、魏、秦。
- 王风:指周朝的正统文化。
- 纷拿:纷乱、混乱。
- 至人:指达到道德或智慧极高境界的人。
- 洞玄象:洞察深奥的道理或现象。
- 凌紫霞:比喻达到极高的境界或地位。
- 仲尼:即孔子。
- 吾祖:指李白的祖先。
- 流沙:古代指西域的沙漠地区。
- 沦没:消失、没落。
- 临岐:面临岔路,比喻处于抉择的关头。
- 咄嗟:叹息声。
翻译
春秋、战国、秦三个时期分裂了国家,战国七雄的局面如同乱麻。 周朝的正统文化为何如此愤怒,世道终究是纷乱不堪。 达到极高境界的人洞察深奥的道理,高高地超越尘世,凌驾于紫霞之上。 孔子曾想乘船出海,我的祖先则远赴西域的流沙之地。 圣贤们共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面临抉择的关头,我们为何要叹息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战国时期混乱局面的反思,以及对圣贤命运的感慨。诗中,“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描绘了战国时期的分裂与混乱,而“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拿”则表达了对这种局面的不满与无奈。后文通过“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展现了李白对高境界的向往,而“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则体现了对圣贤命运的同情。最后,“圣贤共沦没,临岐胡咄嗟”则是对历史长河中圣贤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抉择的深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