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

· 李白
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 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拿。 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 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 圣贤共沦没,临岐胡咄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季:指春秋、战国、秦三个时期。
  • 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即齐、楚、燕、韩、赵、魏、秦。
  • 王风:指周朝的正统文化。
  • 纷拿:纷乱、混乱。
  • 至人:指达到道德或智慧极高境界的人。
  • 洞玄象:洞察深奥的道理或现象。
  • 凌紫霞:比喻达到极高的境界或地位。
  • 仲尼:即孔子。
  • 吾祖:指李白的祖先。
  • 流沙:古代指西域的沙漠地区。
  • 沦没:消失、没落。
  • 临岐:面临岔路,比喻处于抉择的关头。
  • 咄嗟:叹息声。

翻译

春秋、战国、秦三个时期分裂了国家,战国七雄的局面如同乱麻。 周朝的正统文化为何如此愤怒,世道终究是纷乱不堪。 达到极高境界的人洞察深奥的道理,高高地超越尘世,凌驾于紫霞之上。 孔子曾想乘船出海,我的祖先则远赴西域的流沙之地。 圣贤们共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面临抉择的关头,我们为何要叹息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战国时期混乱局面的反思,以及对圣贤命运的感慨。诗中,“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描绘了战国时期的分裂与混乱,而“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拿”则表达了对这种局面的不满与无奈。后文通过“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展现了李白对高境界的向往,而“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则体现了对圣贤命运的同情。最后,“圣贤共沦没,临岐胡咄嗟”则是对历史长河中圣贤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抉择的深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