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寿春废虎坑余以春二月至郡主吏举所职称霍山多虎每岁采茶为患择肉于人至春常修陷阱数十所勒猎者采其皮睛余悉除罢之是岁虎不复为害至余去郡三载
匪将履尾求兢惕,那效探雏所患争。
当路绝群尝诫暴,为猫驱狝亦先迎。
每推至化宣余力,岂用潜机害尔生。
休逐豺狼止贪戾,好为仁兽答皇明。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匪(fěi):不。
- 履尾:踩到老虎尾巴,比喻处于危险境地。
- 兢惕(jīng tì):小心谨慎。
- 探雏:探查幼鸟,比喻轻率冒险。
- 诫暴:警告暴力。
- 驱狝(qū xiǎn):驱赶野兽。
- 至化:至高的教化。
- 潜机:暗中的机关,比喻阴谋诡计。
- 休逐:停止追逐。
- 贪戾(tān lì):贪婪暴戾。
- 仁兽:指麒麟,传说中的仁慈之兽。
- 皇明:皇帝的明德。
翻译
不因踩到老虎尾巴而寻求小心谨慎,又怎能效仿探查幼鸟那样的冒险行为。 在路中间绝无同伴时,常警告自己不要暴力。 为了驱赶野猫和野兽,也总是先做好准备。 我每推至高的教化,宣扬我的力量,岂会使用暗中的机关来伤害你的生命。 停止追逐豺狼,止住贪婪暴戾,应该作为仁慈的兽类来回应皇帝的明德。
赏析
这首诗是李绅对治理寿春地区虎患的回忆和反思。诗中,李绅表达了自己不采取极端手段,而是通过教化和预防来解决问题的理念。他强调了仁慈和智慧的重要性,反对暴力和贪婪。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李绅的仁政思想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李绅
李绅,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1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