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

· 李绅
南山白额同驯扰,亦变仁心去杀机。 不竞牛甘令买患,免遭狐假妄凭威。 渡河岂适他邦害,据谷终无暴物非。 尔效驺虞护生草,岂徒柔伏在淮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驯扰(xùn rǎo):驯服,使顺服。
  • :争斗。
  • 牛甘:指牛的温顺。
  • 狐假:狐假虎威,比喻借助强者的威势欺压他人。
  • 妄凭威:滥用权势。
  • :遭遇。
  • 暴物:暴行,残暴的行为。
  • 驺虞(zōu yú):古代传说中的仁兽,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
  • 柔伏:柔和地驯服。
  • 淮淝:淮河和淝水,这里泛指水域。

翻译

南山上的白额虎与我一同被驯服,也变得仁慈不再有杀戮之心。不与牛争斗,甘愿避免让人买来受害,免得像狐假虎威那样滥用权势。渡过河流,岂会遭遇他乡的祸害,占据山谷,终究不会有残暴的行为。你效仿驺虞保护生命之草,难道只是为了柔和地驯服在淮河和淝水之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南山白额虎的驯服,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与仁慈的向往。诗中,“驯扰”与“仁心”形成对比,展现了从野性到仁慈的转变。后句通过“牛甘”与“狐假”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避免争斗和滥用权势的重要性。最后,以驺虞保护生草为喻,暗示了保护生命、追求和平的深远意义,而非仅仅局限于表面的驯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

李绅

李绅

李绅,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1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