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三十韵

· 吴融
袅袅复盈盈,何年坠玉京。 见人还道姓,羞客不称名。 故事谙金谷,新居近石城。 脸横秋水溢,眉拂远山晴。 粉薄涂云母,簪寒篸水晶。 催来两桨送,怕起五丝萦。 髻学盘桓绾,床依宛转成。 博山凝雾重,油壁隐车轻。 额点梅花样,心通棘刺情。 搔头邀顾遇,约指到平生。 鱼网徐徐襞,螺卮浅浅倾。 芙蓉褥已展,豆蔻水休更。 赵女怜胶腻,丁娘爱烛明。 炷香龙荐脑,辟魇虎输精。 管咽参差韵,弦嘈倰僜声。 花残春寂寂,月落漏丁丁。 柳絮联章敏,椒花属思清。 剪罗成彩字,销蜡脱珠缨。 邂逅当投佩,难难莫拊楹。 熨来身热定,舐得面痕平。 匣镜金螭怒,帘旌绣兽狞。 颈长堪鹤并,腰细任蜂争。 滴泪泉饶竭,论心石未贞。 必双成凤去,岂独化蝉鸣。 书远肠空断,楼高胆易惊。 数钱红带结,斗草茜裙盛。 䘧柳阑干小,侵波略彴横。 夜愁遥寄雁,晓梦半和莺。 翼秪思鹣比,根长羡藕并。 可怜衣带缓,休赋重行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袅袅(niǎo niǎo):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 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
  • 玉京:指天宫,神仙居住的地方。
  • 故事:这里指旧时的典故或传说。
  • (ān):熟悉。
  • 金谷:指金谷园,古代著名的园林。
  • 石城:石头城,指南京。
  • 秋水:比喻女子的眼睛,清澈明亮。
  • 远山:比喻女子的眉毛,形状优美。
  • 云母:一种矿物,这里指用云母做的装饰品。
  • (zān):古代用来束发的簪子。
  • 水晶:这里指水晶做的簪子。
  • 五丝:五彩丝线,这里指用来装饰的丝线。
  • 盘桓(huán):徘徊,这里指盘发的方式。
  • 宛转:曲折,这里指床的形状。
  • 博山:古代的一种香炉。
  • 油壁:指涂有油的墙壁,这里指车壁。
  • 棘刺:荆棘的刺,比喻心中的痛苦。
  • 搔头:挠头,表示思考或烦恼。
  • 顾遇:遇见,遭遇。
  • 约指:约定,指许下的诺言。
  • 平生:一生。
  • (bì):折叠。
  • 螺卮(luó zhī):螺形的酒杯。
  • 豆蔻:比喻少女。
  • 龙荐:龙形的香炉。
  • 辟魇(pì yǎn):驱除噩梦。
  • 倰僜(léng dèng):形容声音杂乱。
  • 椒花:花椒的花,这里指诗中的比喻。
  • 销蜡:融化蜡烛。
  • 珠缨:珠子串成的缨络。
  • 投佩:投掷玉佩,古代的一种游戏。
  • 拊楹(fǔ yíng):轻拍柱子。
  • 金螭(chī):金色的龙。
  • 绣兽:绣有野兽图案的布。
  • 滴泪泉:比喻眼泪。
  • 论心石:比喻坚贞不渝的心。
  • 化蝉:比喻死后化为蝉。
  • 数钱:数铜钱,古代的一种游戏。
  • 斗草:斗草游戏,古代的一种游戏。
  • 茜裙:红色的裙子。
  • 略彴(zhuó):小木桥。
  • 翼秪(zhǐ):翅膀,这里指思念。
  • 鹣比:比喻夫妻。
  • 藕并:比喻夫妻恩爱。
  • 衣带缓:形容身体消瘦。
  • 赋重行行:写诗表达离别之情。

翻译

她体态轻盈柔美,不知何时从天宫坠落凡间。见到人便自报姓名,羞于在客人面前自称名字。熟悉金谷园的典故,新居靠近石头城。她的眼睛如秋水般清澈,眉毛如远山般秀美。薄薄的粉涂在云母上,寒凉的水晶簪子插在发间。急忙划船送来,生怕五彩丝线缠绕。学习盘发的方式,床的形状曲折。博山香炉烟雾重重,油壁车轻轻隐现。额头点着梅花图案,心中感受着荆棘的刺痛。挠头思考遇见的情景,约定一生相伴。鱼网慢慢折叠,螺形酒杯轻轻倾倒。芙蓉褥子已铺开,豆蔻年华不再。赵女喜爱胶的细腻,丁娘爱恋烛光。龙形香炉熏香,虎形符咒驱邪。管乐声参差不齐,弦乐声嘈杂。花儿凋零,春光寂静,月亮落下,漏声丁丁。柳絮联成诗句敏捷,椒花寓意清新。剪下罗帛成彩字,融化蜡烛脱下珠缨。邂逅时投掷玉佩,困难时不要轻拍柱子。熨烫后身体热度稳定,舔舐后面部痕迹平滑。匣中镜子映出金龙怒目,帘上绣着野兽狰狞。颈长似鹤,腰细如蜂。泪水如泉,心石未坚。必成双成对如凤凰,岂能独自化蝉鸣。书信远去,心肠空断,楼高胆易惊。数钱游戏红带结,斗草游戏红裙盛。柳树栏杆小,侵波小桥横。夜愁遥寄雁,晓梦半和莺。思念只愿与爱人比翼,根长羡慕藕并。可怜衣带渐宽,不要再写离别的诗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形象与情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她的美丽、才情与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典故,如“秋水”、“远山”比喻女子的眼睛和眉毛,以及“金谷”、“石城”等地的典故,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离别的哀愁,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主题。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 302篇诗文

吴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