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州安西门

· 吴融
安西门外彻安西,一百年前断鼓鼙。 犬解人歌曾入唱,马称龙子几来嘶。 自从辽水烟尘起,更到涂山道路迷。 今日登临须下泪,行人无个草萋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岐州:古地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一带。
  • 安西门:岐州城的一个城门。
  • :通达,到达。
  • 鼓鼙: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这里指战鼓声。
  • 犬解人歌:犬能理解人的歌声,形容犬的灵性。
  • 马称龙子:马被称为龙子,形容马的尊贵。
  • 辽水:即辽河,位于中国东北。
  • 涂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传说中的禹会诸侯之地。
  • 草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翻译

安西门外直通安西,一百年前战鼓声已断。 犬能理解人的歌声,曾被传唱,马被称为龙子,几度嘶鸣。 自从辽河边烽烟起,再到涂山道路已迷。 今日登临此地须下泪,行人已无,草木茂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安西门外的景象,抒发了对往昔战乱的回忆和对今日荒凉的感慨。诗中“一百年前断鼓鼙”一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暗示了和平的珍贵。后文通过对犬、马的描写,以及对辽水和涂山的提及,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心和对和平的向往。结尾的“今日登临须下泪,行人无个草萋萋”更是深刻地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令人感慨万分。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