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弟东归

· 吴融
偶持麟笔侍金闺,梦想三年在故溪。 祖竹定欺檐雪折,稚杉应拂栋云齐。 谩劳筋力趋丹凤,可有文词咏碧鸡。 此别更无闲事嘱,北山高处谢猿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麟笔:指高级官员使用的笔,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 金闺:指皇宫中的女官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朝廷。
  • 祖竹:指老竹,比喻长辈或前辈。
  • 稚杉:指年轻的杉树,比喻年轻人。
  • 栋云齐:形容杉树高耸入云,与屋檐的云彩齐平。
  • 谩劳:徒劳,白费力气。
  • 丹凤:指皇宫,这里指朝廷。
  • 碧鸡:指文采斐然的诗文。
  • 北山:指送别之地北面的山。
  • 谢猿啼:指猿猴的啼叫声,常用来象征离别之情。

翻译

偶然间我拿着象征尊贵的笔侍奉在朝廷之中,心中却梦想着回到故乡的溪边已有三年。老竹定会嘲笑屋檐上的雪轻易折断,年轻的杉树应该已经高耸到与屋檐的云彩齐平。在朝廷中徒劳地奔波,是否还有机会用文采斐然的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次分别没有其他闲事要嘱咐,只希望在北山高处,你能听到猿猴的啼叫,感受离别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朝廷生活的厌倦。诗中,“麟笔侍金闺”与“梦想三年在故溪”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通过“祖竹”与“稚杉”的比喻,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长辈的敬重和对年轻人的期望。结尾的“谢猿啼”则寄托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切体会,使全诗情感更加深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