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峡寄弟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潨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湍险(tuān xiǎn):急流险滩。
  • 垂堂言:指危险的地方。垂堂,即堂边檐下靠阶的地方,比喻危险之地。
  • 行旅弊:旅途的艰辛。
  • 潨流(cōng liú):急流。
  • 浦上:水边。
  • 鹡鸰原(jí líng yuán):比喻兄弟。鹡鸰,一种鸟,常用来比喻兄弟。
  • 离阔:离别久远。
  • 南楚:指楚地南部,即今湖南一带。

翻译

我曾与你们一同,闭门苦读。 未曾冒险涉急流,岂会顾忌危险之地。 自此踏上江湖路,辛劳难以言尽。 往来旅途艰辛,大禹开凿的功绩犹存。 壁立的山峰峻峭,万壑中急流奔腾。 我在此宿了几夜,无一夜不闻猿啼。 水边摇曳着归乡的思念,舟中失落了梦魂。 泪水沾湿了明月峡,心碎于兄弟之地。 离别久远,星辰难聚,秋深露水已繁。 因你南下楚地,写下此诗示乡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孟浩然离乡背井、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险峻和旅途的艰辛,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通过对兄弟的比喻和秋深露繁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家乡的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孟浩然诗歌的独特魅力。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