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牛水滴联句
彼美中丞裔,置身文墨场。
青金范奇质,玄水溢中肠。
毛颖藉滋淬,陈玄共徜徉。
不劳五丁力,宁垦百亩荒。
肌骨竦寒瘦,筋骸束坚强。
长眠恊坤静,时滴运乾刚。
惯助鱼龙化,何愁鼷鼠伤。
脰翻石田雨,涎落研池霜。
宁戚舍汝相,刘宽为彼偿。
登台岂觳觫,注腹何汪洋。
出匣见头角,濡毫润文章。
奚烦丙吉问,焉比僧孺行。
判事中书省,受宣天子堂。
行藏依孔子,饮吸希杜康。
蠢是驾辕轭,领穿日彷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丞: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后世的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
- 文墨场:指文学艺术活动的场所或文人聚集的地方。
- 青金:指铜,这里特指铜牛。
- 玄水:深黑色的水,这里比喻墨水。
- 毛颖:指毛笔。
- 陈玄:指陈旧的墨,这里泛指墨。
- 五丁:古代神话中的大力士,这里比喻大力。
- 百亩荒:指大片未开垦的土地。
- 肌骨:肌肉和骨骼,这里比喻铜牛的质地。
- 竦寒瘦:形容铜牛的形态瘦削而坚硬。
- 筋骸束坚强:形容铜牛的结构坚固有力。
- 恊坤静:和谐地与大地静止不动。
- 运乾刚:运转着天地的刚强之气。
- 鱼龙化:比喻变化多端,这里指墨水的流动变化。
- 鼷鼠伤:比喻小伤害。
- 脰翻石田雨:形容铜牛的颈部翻动,如同石田上的雨水。
- 涎落研池霜:比喻墨水滴落,如同研池上的霜。
- 宁戚:指宁愿悲伤。
- 刘宽:人名,这里可能指某位宽厚的官员。
- 觳觫:恐惧的样子。
- 注腹何汪洋:形容墨水注入铜牛腹中,如同汪洋大海。
- 濡毫润文章:指用毛笔蘸墨书写,使文章润泽。
- 丙吉问:指询问丙吉,丙吉是古代著名的卜者。
- 僧孺行:指僧侣的行为。
- 中书省:古代中央政府的机构,负责起草诏令。
- 天子堂:指皇帝的朝堂。
- 行藏依孔子:指行为举止依照孔子的教诲。
- 饮吸希杜康:指饮酒,希杜康是古代著名的酒。
- 蠢是驾辕轭:指铜牛被用作驾车的辕轭。
- 领穿日彷徨:形容铜牛的颈部被穿孔,日复一日地彷徨。
翻译
这位美丽的御史中丞的后裔,置身于文学艺术的场所。青铜铸成的奇特铜牛,腹中溢出深黑色的墨水。毛笔借此得到滋养,与陈旧的墨一同徜徉。不需要大力士五丁的力量,也不必开垦百亩荒地。铜牛的肌骨显得瘦削而坚硬,结构坚固有力。它和谐地与大地静止不动,时而运转着天地的刚强之气。习惯于墨水的流动变化,不担心小伤害。颈部翻动如同石田上的雨水,墨水滴落如同研池上的霜。宁愿悲伤,刘宽为此补偿。登上高台岂会恐惧,墨水注入腹中如同汪洋大海。从匣中取出,显现出头角,蘸墨书写使文章润泽。不需要询问丙吉,也不与僧侣的行为相比。在中书省处理事务,在皇帝的朝堂接受宣诏。行为举止依照孔子的教诲,饮酒希望如同杜康。被用作驾车的辕轭,颈部被穿孔,日复一日地彷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铜牛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象征意义。诗中铜牛不仅是文房四宝之一的象征,也寓意着文人的坚韧与不屈。通过铜牛与墨水的互动,诗人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射,如“中书省”和“天子堂”等词汇,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的关注和对文人身份的自我认同。整体上,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铜牛的实用之美,也体现了文人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