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流水歌三叠

陇坂回九折,七日乃得越。 如何下陇水,瞬息成诀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陇头:即陇山,古代边塞之地,今甘肃省一带。
  • 流水歌三叠:指陇山上的流水,因其声响如歌,故称“流水歌”,“三叠”可能指其声响重复三次。
  • 陇坂:陇山的山坡。
  • 回九折:形容山路曲折,九折表示曲折之多。
  • 七日:指时间较长。
  • 乃得:才能。
  • 越:通过,越过。
  • 下陇水:指从陇山流下的水。
  • 瞬息:极短的时间。
  • 成诀绝:指水流迅速,一瞬间就流走了。

翻译

陇山的山坡曲折回环,九转十八弯,需要七天才能越过。 然而从陇山流下的水,却在一瞬间就迅速流走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陇山山路的曲折与陇水的迅速流走,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陇坂回九折,七日乃得越”描绘了陇山地势的险峻和行路的艰难,而“如何下陇水,瞬息成诀绝”则突出了水流的迅疾,两者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和速度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无情。

张时彻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