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主事还南京兼柬王学士

· 张弼
望乡频倚仲宣楼,况复题诗送旧游。 彩笔锦笺空写恨,红亭画舫不知愁。 梦回落月蛩声夜,兴入西风雁影秋。 若见玉堂王学士,为言重理钓鳌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宣楼:指东汉文学家王粲(字仲宣)的楼阁,后泛指文人的居所。
  • 彩笔:指华美的笔,用来形容文笔的华丽。
  • 锦笺:华美的纸张,常用来书写诗文。
  • 红亭:指装饰华丽的亭子。
  • 画舫:装饰精美的船只,常用于游玩或宴会。
  • 落月:指月落,即月亮落下。
  • 蛩声:蟋蟀的叫声。
  • 西风:秋风。
  • 雁影:雁的影子,常用来象征秋天的景象或离别的情感。
  • 玉堂:指翰林院,也用来尊称在翰林院任职的学士。
  • 王学士:指在翰林院任职的学者王氏。
  • 钓鳌钩:指钓大鱼的钩,比喻宏大的事业或远大的抱负。

翻译

我常常倚在仲宣楼上眺望故乡,更何况现在还要题诗送别旧友。 用彩笔和锦笺书写,却只能表达心中的遗憾,红亭中的画舫里,我却不知道忧愁。 梦中醒来,月已落下,蟋蟀在夜晚鸣叫,兴致随着秋风中的雁影而起。 如果见到翰林院的王学士,请告诉他,我正在重新整理钓鳌的钩,准备追求更大的梦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深情告别。诗中,“仲宣楼”、“彩笔锦笺”、“红亭画舫”等意象,描绘了诗人优雅而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场景。通过“落月蛩声夜”和“西风雁影秋”的描绘,诗人传达了秋天特有的凄凉和离别的哀愁。结尾提到“钓鳌钩”,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