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谣二首

· 张弼
三十六陡,三十六陡,滩下水容易上水难。下水奔龙一日度,上水三十六日跛鳖升岩峦。 侔剑戟,凌巉岩,下上失势相摧残。请君为谢商贾船,利不百倍何苦十五来兴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ǒu):指陡峭的河滩。
  • 跛鳖(bǒ biē):比喻行走困难。
  • (móu):等同,相等。
  • 剑戟(jiàn jǐ):古代兵器,这里比喻险峻。
  • 巉岩(chán yán):险峻的山岩。
  • 商贾(shāng gǔ):商人。

翻译

三十六处陡峭的河滩,三十六处陡峭的河滩,顺流而下容易,逆流而上难。顺流如同龙一般一日可过,逆流则如跛脚的鳖,三十六日才能艰难攀上山岩。

河滩险峻如同剑戟,凌驾于险峻的山岩之上,上下颠簸,失去平衡,相互摧残。请转告那些商船的人们,如果没有百倍的利润,何苦来这兴安历经十五次的艰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兴安地区河滩的险峻和航行的艰难,通过对比顺流和逆流的差异,生动地表达了上水航行的不易。诗中运用了“龙”与“跛鳖”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速度与艰难的对比。后两句则通过商贾的视角,反映了商人对于利润的追求与航行风险的权衡,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现实考量。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