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仙赠张禹公

· 张穆
灵根岂合红尘客,何处相逢忆未亲。 遮莫蓬瀛曾一见,神山秋水少真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根:指水仙的根部,这里比喻为高洁的品质。
  • 红尘客:指世俗之人,与高洁相对。
  • 遮莫:即便,尽管。
  • 蓬瀛:传说中的仙境,蓬莱和瀛洲。
  • 神山:指传说中的仙山,如蓬莱、方丈等。
  • 秋水:清澈的水,常用来比喻人的眼睛或心境。
  • 真人:道家称修真得道的人,这里指真正的贤人或高人。

翻译

水仙的高洁品质岂能与世俗之人相配,我在何处才能与你再次相遇,回忆中还未曾亲近。 即便我曾在仙境蓬瀛见过你一面,但在那神山的秋水之旁,却少有真正的贤人相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水仙与红尘客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中“灵根岂合红尘客”一句,直接点明了水仙与世俗的不相容,而“何处相逢忆未亲”则流露出诗人对与水仙相遇的渴望和对过去未能亲近的遗憾。后两句“遮莫蓬瀛曾一见,神山秋水少真人”则进一步以仙境和神山为背景,强调了真人的稀少,从而突出了诗人对真正高洁之士的珍视和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

张穆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敬之。张和弟。正统四年进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有《勿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