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署中送黄九彝归丹阳

数月相随抱一琴,未曾终曲见知心。 如何楚月摇孤梦,却向吴烟返故林。 晴过洞庭霜气重,醉回京岘菊花深。 即予早晚亦归去,万里禺山肯寄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官署,官府。
  • 黄九彝: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丹阳:地名,今江苏省丹阳市。
  • 终曲:乐曲结束。
  • 知心:心意相通,彼此了解。
  • 楚月:楚地的月亮,泛指湖南一带。
  • 孤梦:孤独的梦境。
  • 吴烟:吴地的烟雾,泛指江苏一带。
  • 故林:故乡的树林,指故乡。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 京岘:山名,位于江苏省镇江市。
  • 菊花深:菊花盛开,形容秋天的景象。
  • 禺山:山名,位于广东省广州市。
  • 寄吟:寄送诗作。

翻译

在长沙的官署中送别黄九彝返回丹阳, 数月来你带着琴相伴,却未曾听你弹完一曲,以见你我心意相通。 楚地的月光摇曳着我的孤独梦境, 而你却要穿越吴地的烟雾,返回你的故乡。 晴朗的日子里,你将经过霜气沉重的洞庭湖, 醉酒后,你将在京岘山看到盛开的菊花。 不久之后,我也将归去, 万里之外的禺山,我是否愿意寄送我的诗作呢?

赏析

这首诗是梁以壮在长沙官署中送别朋友黄九彝归乡时所作。诗中,作者通过琴曲未终、楚月孤梦、吴烟返林等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故乡的思念。诗的末尾,作者以自己也将归去的设想,增添了一层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送别诗的典型风格。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