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行赠平湖谢赞府

· 陆粲
太息复太息,悲风动河梁。 浮云翳中天,白日不回光。 谢子庐江来,修髯宛清扬。 伏阙三上书,雅道陈虞唐。 九重天听高,臣愚不自量。 臣有肺腑言,譬彼俗医方。 和缓倘见收,足使疲癃康。 退谒相国门,持书立堂皇。 卑之无高论,笑尔书生狂。 归来逆旅中,哀歌不成章。 顾余伸前议,意气何慨慷。 听之重为叹,泪下沾我裳。 纷纷肉食者,俯仰随班行。 而子饭藜藿,抗言一何张。 坐令吾徒惭,喑默中自伤。 严冬霜雪集,子行返南疆。 薄宦栖远邑,别路悠且长。 握手为子言,努力慎所将。 明明辟皇闱,元化方日昌。 嘉谋会当酬,良贾善深藏。 势位无崇卑,名节要自臧。 空言顾何施,令德有遐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息:深深地叹息。
  • 河梁:桥梁。
  • (yì):遮蔽。
  • 中天:天空的中央。
  • 修髯:长须。
  • 清扬:形容面貌清秀,神采飞扬。
  • 伏阙:跪拜在宫阙之前,表示恭敬。
  • 九重天:指皇宫,比喻皇帝的居所极高远。
  • 疲癃:指身体疲倦,病弱。
  • 堂皇:形容气势宏大,庄严。
  • 肉食者:指享受俸禄的官员。
  •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随波逐流。
  • 班行:行列,比喻官场中的地位和等级。
  • 饭藜藿:吃粗劣的食物,指生活简朴。
  • 喑默:沉默不语。
  • 严冬:寒冷的冬天。
  • 薄宦:指官职低微。
  • 远邑:远离京城的偏远地方。
  • 别路:分别的道路。
  • 明明:明亮,光明。
  • 辟皇闱:开启皇宫的大门,指皇帝的召见。
  • 元化:指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 嘉谋:好的计策或建议。
  • 良贾:善于经商的人。
  • 名节:名誉和节操。
  • 自臧:自我完善。
  • 遐芳:远播的芳香,比喻美好的名声。

翻译

深深地叹息,再深深地叹息,悲伤的风吹动着桥梁。浮云遮蔽了天空的中央,白日不再回光。谢子从庐江来,长须清秀,神采飞扬。他跪拜在宫阙之前,三次上书,陈述着古代的雅道和虞唐的典章。皇宫高远,皇帝的听闻难以触及,他的忠诚和直率显得不够量度。他有肺腑之言,就像普通医生的处方,如果和缓能被采纳,足以使疲倦和病弱的人康复。他退回相国门前,手持书信站在堂皇之地,言辞谦卑,没有高谈阔论,却笑那些书生的狂妄。回到旅馆中,哀歌不成章节。他向我陈述之前的议题,意气风发,慷慨激昂。我听了之后,重重地叹息,泪水沾湿了我的衣裳。众多享受俸禄的官员,随波逐流,低头抬头都随官场的等级。而谢子吃着粗劣的食物,却敢于直言不讳,多么张扬。这使我感到羞愧,沉默中自我伤感。寒冷的冬天,霜雪聚集,谢子将返回南方。他在远方的偏远地方担任低微的官职,分别的道路既遥远又漫长。我们握手告别,我对他说的,是努力谨慎地前行。光明的皇宫大门即将开启,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秩序正日益昌盛。好的计策终将得到回报,善于深藏的商人也会显露才华。无论地位高低,名誉和节操都应自我完善。空洞的言语又有何用,美好的品德才能远播芳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谢子的忠诚直言与官场的随波逐流,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直言的赞赏,以及对官场现状的失望和批评。诗中,“太息复太息”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悲怆基调。谢子的形象被描绘得清秀而坚定,他的行为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的高尚品格。诗的结尾,作者对谢子的未来表达了希望和鼓励,同时也对国家的未来寄予了美好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陆粲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余,一字浚明,号贞山。嘉靖五年进士。官工科给事中,敢直言。以争张福(旧作“张福达”)狱,下诏狱廷杖。寻上疏论张璁、桂萼专擅朝事,谪贵州都镇驿丞,迁永新知县,以念母乞归。有《左传附注》、《春秋胡氏传辨疑》、《左氏春秋镌》、《陆子余集》。 ► 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