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仲谟游海北

夏景行将及,扁舟向雁湖。 旧城秦郡县,新绿汉蘼芜。 野戍春云在,离亭落月孤。 故山秋色好,须待插茱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扁舟:小船。
  • 雁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有雁群栖息的湖泊。
  • 秦郡县:指古代秦朝设立的郡县,这里用以指代历史悠久的地区。
  • 蘼芜(mí wú):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泛指野草。
  • 野戍:边远地区的军事驻地。
  • 离亭:送别的亭子。
  • 茱萸(zhū yú):一种植物,古代有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

翻译

夏天的景色即将到来,你乘坐小船前往雁湖。 那里有古老的秦朝郡县遗址,四周是新长出的绿草。 春天的云彩停留在边远的军事驻地上,送别的亭子在落日余晖中显得孤独。 家乡的山中秋色一定很美,但你必须等到重阳节才能插上茱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周仲谟前往海北的情景。诗中,“夏景”与“新绿”相映成趣,展现了旅途的生机与希望。而“旧城”与“野戍”则带出了历史的沧桑与边疆的寂寥。最后,诗人以“故山秋色”与“插茱萸”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的眷恋。

梁朝钟

梁朝钟,字未央,号车匿。番禺人。幼孤,依舅氏霍子衡。倜傥不羁,豪气自举。好读书,善文词,喜谈论,性不能容人,虽尊贵亦不可屈。曾师事道独禅师,两广总督熊文灿延为子师。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明年中进士乙榜。清军入关,南明福王、唐王继立,徵之,均谢去。其后苏观生等于广州拥立绍武政权,授朝钟翰林院检讨,兼兵科给事中,寻授国子监祭酒,上疏拜辞,改授国子监司业。明唐王隆武二年(一六四六)十二月十五日,广州陷。十六日,朝钟从容整冠带,北面成礼,复拜家庙,屏家人,赴池水浅不能没,邻人救之。其仆继至,扶起于屋之东廊,覆之长被,少更苏。清兵入室,叱令薙发。朝钟大骂,被三刃而死,年四十四岁。族人以衣冠葬于其乡番禺员冈。有《辅法录》、《家礼补笺》、《日纪录》、《喻园集》。《明史》卷二七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五均有传;另门人王鸣雷撰有《梁朝钟传》,黄佛颐撰有《明赠礼部尚书国子监司业谥文贞梁公朝钟传》,见《广东丛书·喻园集》卷首。梁朝钟诗,存于《喻园集》,书共四卷,前三卷为文,第四卷为诗。民国三十年《广东丛书》影印除氏南州楼藏顺治番禺员冈刻本,今以该丛书本为底本,校以选本《粤东诗海》所选诗。 ► 1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