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惟顺户曹北上

为问淮南士,何如沈隐侯。 三坟看蕴籍,八咏见风流。 花忆上林日,凫飞炎海秋。 驱鸡才独展,驯雉效全收。 夙系苍生望,能宽白屋愁。 新恩持戟贵,旧俗揽车留。 泗水悬情剧,燕云满目浮。 行无陆贾橐,去有李膺舟。 乱后趋庭意,时来报国忧。 人方轻楚调,君独佩吴钩。 四海犹传箭,千官拟借筹。 握兰知思苦,起草见深谋。 名向鸳行重,功从麟阁求。 周南留滞者,相忆倚江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南士:指沈惟顺,因其来自淮南地区。
  • 沈隐侯:对沈惟顺的尊称,隐侯是古代对有德行而不仕的人的美称。
  • 三坟:古代典籍《三坟》,这里指沈惟顺学识渊博。
  • 八咏:指沈惟顺的诗文,风流倜傥。
  •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指沈惟顺曾在上林任职。
  • 凫飞炎海秋:凫(fú),指野鸭;炎海,指南方炎热之地;这里形容沈惟顺南下时的景象。
  • 驱鸡:比喻治理地方。
  • 驯雉:比喻教化百姓。
  • 苍生望:指百姓的期望。
  • 白屋愁:白屋,指贫寒之家;愁,指百姓的忧愁。
  • 持戟贵:指担任武职,戟是古代兵器。
  • 揽车留:揽车,指挽留;留,指沈惟顺受到人们的挽留。
  • 泗水:河流名,这里指沈惟顺的家乡。
  • 燕云:指北方地区,这里指沈惟顺北上的目的地。
  • 陆贾橐:陆贾,汉代人,以智谋著称;橐(tuó),指袋子,这里比喻财富。
  • 李膺舟:李膺,东汉名士,以清高著称;舟,指船,这里比喻高洁。
  • 楚调:指楚地的音乐,这里指沈惟顺的才艺。
  • 吴钩:古代吴地产的宝剑,这里指沈惟顺的武艺。
  • 鸳行:指朝廷中的官员行列。
  • 麟阁:指功臣的画像悬挂的地方,这里指沈惟顺将来可能获得的荣誉。
  • 周南留滞者:指作者自己,因未能随沈惟顺北上而留滞南方。

翻译

请问淮南的士人,沈惟顺如何?他的学识渊博如《三坟》,诗文风流倜傥如“八咏”。他曾在皇家园林任职,南下时景象如野鸭飞过炎热的海面。他治理地方有方,教化百姓成效显著。他承载着百姓的期望,能够宽慰贫寒之家的忧愁。新近担任武职显贵,旧日受到人们的挽留。他离开家乡泗水,心情复杂,北上燕云,眼前浮现满目云彩。他没有陆贾那样的财富,却有李膺那样的高洁。在乱世中,他趋向庭堂,表达报国之忧。人们轻视楚地的音乐,他却独自佩带吴钩。四海之内仍在传箭,千官拟借筹谋。他知道思考的苦楚,起草文件显现深谋远虑。他的名声在朝廷中显重,功绩将在麟阁寻求。而我这个留滞在周南的人,只能倚江楼想念他。

赏析

这首诗是梁有誉送别沈惟顺北上的作品,通过对沈惟顺的赞美和对其北上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沈惟顺的才华和品德,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抱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梁有誉

明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