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尚书改调南京

曾向东山起谢公,自怜筹策几人同。 清时心迹行藏里,白首诗篇感慨中。 曳履汉庭虚夜月,鸣珂江左自秋风。 悬知铜柱铭勋后,天畔还看剑气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曳履:拖着鞋子,形容从容自在的样子。
  • 鸣珂:古代官员出行时,随从所持的玉器,行走时发出声响,用以显示身份。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省一带。
  • 铜柱:古代用来铭刻功勋的柱子。
  • 剑气:比喻英勇的气概或武艺。

翻译

曾经在东山辅佐谢公,自怜筹划策略有几人能同。 在清平时代,心迹行藏,白首诗篇中感慨万千。 在汉庭虚度夜月,从容不迫,江左秋风中鸣珂声响。 可以预知,在铜柱上铭刻功勋之后,天边仍可见到雄壮的剑气。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辅佐谢公的回忆,以及对清平时代和自身经历的感慨。诗中“曳履汉庭虚夜月”描绘了诗人在汉庭中的从容与自在,而“鸣珂江左自秋风”则通过鸣珂声响,展现了诗人在江左的威仪与风采。最后两句预言了诗人将在铜柱上留下功勋,天边仍可见其雄壮的剑气,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自信与期待。

梁有誉

明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