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拜见。
- 张文献公祠:为纪念唐代名臣张九龄而建的祠堂。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 开元:唐玄宗的年号,此时期为唐朝的鼎盛时期。
- 白鹇:一种鸟,此处可能比喻混乱或动荡。
- 批鳞:比喻直言进谏,触怒君王。
- 哲:明智的人。
- 救火焦头:比喻在危难中奋不顾身。
- 枣棘:比喻艰难的环境。
- 险隘:险要的地方。
- 珊瑚:比喻珍贵的人才。
- 鸿濛:混沌未开的状态,比喻人才的出类拔萃。
- 庾关:古代关隘名,此处可能指张九龄的故乡或其影响范围。
- 宰相风:指张九龄作为宰相的风范和影响。
翻译
拜见张文献公祠,感慨开元时期的事情遗恨无穷,白鹇飞入混乱的皇宫。直言进谏的苦口婆心难以被视为明智,而在危难中奋不顾身方显忠诚。在艰难的环境中独自修筑险要的关隘,珍贵的人才容易从混沌中脱颖而出。庾关虽不是唐家的物产,但人们仍然拜祭这位先生的宰相风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唐代名臣张九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在开元时期所做贡献的怀念。诗中通过“白鹇飞入乱皇宫”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动荡,而“批鳞苦口难为哲,救火焦头乃见忠”则赞颂了张九龄直言进谏、勇于担当的精神。最后两句强调了张九龄的影响超越了地域和时代的限制,其宰相风范被后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