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岩寻濂溪先生题刻不获

· 张吉
洞里游人几度,纷纷石刻俱存。 夫子独寻未见,空归暮雨江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洲岩: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古代一处著名的岩洞或景区。
  • 濂溪先生: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因其号濂溪,故称。
  • 题刻:指在石头或墙壁上刻写的文字或图案。
  • 游人:指前来游览的人。
  • 几度:几次,多少次。
  • 石刻:在石头上刻的文字或图案。
  • 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作者自己。
  • 独寻:独自寻找。
  • 未见:没有看到。
  • 空归:空手而归。
  • 暮雨:傍晚的雨。
  • 江村:江边的村庄。

翻译

洞中的游人已经来了好几次,众多的石刻都还完好无损。 我独自寻找濂溪先生的题刻,却未能找到,只好在傍晚的雨中空手回到江边的村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三洲岩寻找濂溪先生题刻的经历,通过对比游人的频繁到访与石刻的保存完好,突出了作者寻找未果的遗憾。诗中“独寻未见”与“空归暮雨江村”相呼应,表达了作者的失落与孤寂。傍晚的雨和江村的背景,增添了诗意的凄美,使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怅惘。

张吉

明江西馀干人,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 4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