泷邑韩侯娲石承诗见赠和答

· 张穆
春满河阳花竞妍,官衙幽接九峰烟。 政閒驯鹤亲书幌,税薄归人就石田。 敢以猪肝劳作客,行依勾漏得邻仙。 朝来多辱琅玕赠,久忆贫居侣米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泷邑: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韩侯:指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 娲石:神话中女娲补天所用的石头,此处可能指珍贵的石头或文石。
  • 和答:指对别人的诗作进行回应或答和。
  • 河阳:地名,今河南省孟州市。
  • 九峰烟:指远处的九座山峰上的云烟。
  • 政閒:政务闲暇。
  • 驯鹤:经过驯化的鹤。
  • 书幌:书房的帘幕。
  • 税薄:税收轻微。
  • 归人:指归乡的人。
  • 石田:多石而不可耕之地,比喻无用之物。
  • 猪肝:比喻微薄的礼物。
  • 勾漏:古代传说中的地名,指阴间。
  • 邻仙:指与仙人相邻,比喻隐居或清幽之地。
  • 琅玕:美玉,比喻美好的诗文。
  • 米船:运米的船,比喻生活所需。

翻译

春天里河阳的花儿竞相绽放,官衙幽静地连接着远处九峰的云烟。政务闲暇时,驯化的鹤亲近书房的帘幕,税收轻微,归乡的人们便能安心耕种那多石的田地。不敢以微薄的礼物劳烦客人,但行走间却能依傍那传说中的勾漏,得以与仙人相邻。早晨收到您赠予的美玉般的诗文,长久以来一直思念着那伴我贫居的米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河阳的宁静景象,通过“九峰烟”、“驯鹤”、“石田”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诗中“猪肝”与“琅玕”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感激。结尾的“米船”则透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张穆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敬之。张和弟。正统四年进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有《勿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