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巡屯马

凉飙瑟瑟柳条稀,千里青骢驻落晖。 问俗何人歌五裤,征车此地赋缁衣。 风高驿路凝霜肃,秋老邮亭湛露霏。 夜半襟寒劳梦破,可庭新月对清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凉飙(biāo):凉风。
  • 瑟瑟:形容风声。
  • 青骢(cōng):青白色的马,今名菊花青马,泛指骏马。
  • :停留。
  • 落晖:夕阳的余晖。
  • 问俗:询问当地的风俗。
  • 五裤:古代指五种颜色的裤子,这里可能指当地的一种风俗或服饰。
  • 征车:出行的车辆。
  • 缁衣:黑色的衣服,这里可能指官员的服装。
  • 驿路:古代供传递公文或官员来往使用的道路。
  • 凝霜:结霜。
  • :严肃,这里形容霜的冷峻。
  • 邮亭:古代供邮递和官员旅途中歇宿的馆舍。
  • 湛露:浓重的露水。
  • :飘扬,这里形容露水的飘洒。
  • 襟寒:衣襟感到寒冷。
  • 可庭:庭院。
  • 清辉: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

翻译

凉风瑟瑟,柳枝稀疏,千里骏马在夕阳的余晖中停留。询问当地的风俗,不知是谁在歌唱五裤的歌谣,出行的车辆在这里赋诗缁衣。风高气爽,驿路上结满了霜,显得严肃冷峻;秋意渐浓,邮亭旁露水浓重,飘洒如霏。夜半时分,衣襟感到寒冷,梦境被打破,庭院中新月清辉,对着这清亮的光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行旅图,通过“凉飙”、“柳条”、“青骢”、“落晖”等意象,传达出秋日的萧瑟与旅途的孤寂。诗中“问俗何人歌五裤”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当地风俗的好奇与关注。后两句通过对“驿路凝霜”和“邮亭湛露”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秋日的寒意和旅途的艰辛。结尾“夜半襟寒劳梦破,可庭新月对清辉”则表现了诗人夜半梦醒,面对清冷月光时的孤寂与思索。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受。

梁元柱

梁元柱,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