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偕同社饮梯山各挟侍儿分得年字

曾是于山共有缘,登临乘兴重流连。 烟光明媚晴春日,花气薰笼美少年。 云削屏峰开汉外,潮平村树点天边。 相看正是同心者,肯负兰亭曲水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é):一同,一起。
  • 同社:同乡或同好的人。
  • 侍儿:侍女或随从。
  • 分得年字:指以“年”字为韵脚作诗。
  • 于山:在山中。
  • 乘兴:趁着兴致。
  • 流连:留恋不止,不愿离开。
  • 薰笼:香气笼罩。
  • 美少年:英俊的年轻人。
  • 屏峰:像屏风一样的山峰。
  • 汉外:银河之外,指天际。
  • 村树:村庄旁的树木。
  • 同心者:志同道合的人。
  • 兰亭曲水篇: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中描述了兰亭的曲水流觞之景。

翻译

春天里,我与同乡好友一同饮酒于梯山,各自带着侍从,以“年”字为韵脚作诗。 我们曾在山中相遇,如今乘着兴致再次重游,不愿离去。 阳光明媚,春日晴朗,花香四溢,笼罩着英俊的年轻人。 云雾缭绕的山峰仿佛屏风般展开在天际之外,潮水平静,村庄旁的树木点缀在天边。 我们彼此相望,都是志同道合的人,怎能辜负了这兰亭曲水般的诗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与友人共游山水的愉悦场景,通过明媚的春光、花香、山峰和潮水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中“烟光明媚晴春日,花气薰笼美少年”一句,以对仗工整、意象鲜明的语言,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青春的活力。结尾提到“兰亭曲水篇”,不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隐含了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雅集的风采。

梁元柱

梁元柱,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