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前任金伯温太守

· 张弼
南海黄相远见分,几回细嚼苦思君。 孤莺愁坐萧萧雨,老隺高飞渺渺云。 花判最能明国法,草书何足张吾军。 一尊庾岭梅花月,共醉清风却舞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黄相:指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 花判:指用花比喻判决,形容判决巧妙。
  • 草书:一种书法字体,特点是笔画连绵,书写迅速。
  • 庾岭:即大庾岭,位于江西与广东两省边境,是五岭之一。

翻译

南海的黄庭坚相隔遥远,我多次细细品味他的诗句,心中苦苦思念着他。孤独的莺鸟在萧萧的雨中愁坐,老鹤高飞入渺渺的云端。他的判决如同用花比喻,最能明晰国法,而他的草书又怎能代表我们的军队呢?我们一同举杯,在庾岭的梅花月下,共醉于清风之中,却不见了舞动的裙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黄庭坚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诗中运用了“孤莺愁坐”、“老隺高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高远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黄庭坚判决和草书的赞美,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钦佩。结尾的“庾岭梅花月,共醉清风却舞裙”则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赏自然美景的向往。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