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别意送陈粹之佥宪三首

· 张弼
遥想滕王阁上筵,送行冠盖半同年。 珠帘细雨飞晴昼,金瓮晴虹喷碧天。 作记何须论王勃,抗章宁肯愧梅仙。 若持马鬣天瓢去,还念西山乞雨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洪都:指江西南昌,古称洪都。
  • 别意:离别的情感。
  • 佥宪:古代官名,指监察御史。
  • 冠盖: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 同年:科举时代称同届考中的人。
  • 珠帘:用珠子串成的帘子,形容华丽。
  • 金瓮:金制的酒器,形容豪华。
  • 晴虹:彩虹,这里形容酒器的光彩。
  • 喷碧天:形容酒器中的酒如彩虹般喷涌,色彩斑斓。
  • 作记:指写文章。
  • 王勃:唐代文学家,曾作《滕王阁序》。
  • 抗章:上书直言。
  • 梅仙:指梅尧臣,宋代文学家,以直言著称。
  • 马鬣:马的鬃毛,这里比喻雨水的形状。
  • 天瓢:神话中天上的水瓢,比喻雨水。
  • 西山:山名,这里可能指南昌附近的西山。
  • 乞雨篇:祈求雨水的文章。

翻译

遥想在滕王阁上的宴席,送行的官员们大多是同届的同年。珠帘外细雨飘洒在晴朗的白天,金制的酒器中酒如彩虹般喷涌,色彩斑斓映照着蓝天。写文章无需与王勃的《滕王阁序》相比,直言上书也不必愧对梅尧臣的直言。若是你带着马鬃般的雨水从天而降,还会想起我在西山祈雨的文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滕王阁上送别陈粹之佥宪的场景,通过对宴席的豪华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文学创作的自信。诗中“珠帘细雨飞晴昼,金瓮晴虹喷碧天”一句,以华丽的意象展现了宴会的盛况和自然的壮美。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王勃和梅尧臣,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能和直言不讳的自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