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端午早梦侍讲林亨大与一同官而年少者携幼子过我情好甚洽方饮景星楼上即别去时亨大归省于闽因儿辈书声而觉以诗记之
十年不见林亨大,万里孤舟一梦来。
玉面同官真俊杰,綵衫小囝尚婴孩。
景星楼上方酣饮,秀野桥头又促回。
忽听书声惊梦觉,空庭晓日照苍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未: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公历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背景推算。
- 端午: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纪念屈原的节日。
- 侍讲:古代官职,负责给皇帝讲解经史。
- 林亨大:人名,诗中的友人。
- 归省:回家探亲。
- 闽:福建的简称。
- 玉面:形容人面容俊美。
- 同官:同事,同僚。
- 綵衫:彩色的衣服,这里指小孩的衣服。
- 小囝:小孩,儿童。
- 婴孩:婴儿。
- 景星楼:楼名,诗中人物饮酒的地方。
- 秀野桥头:桥名,诗中人物告别的地方。
- 促回:急忙返回。
- 书声:读书的声音。
- 惊梦觉:从梦中惊醒。
- 苍苔:青苔,长在潮湿地方的绿色植物。
翻译
十年未见林亨大,万里之外孤舟中,我梦见了他。梦中,他带着一位面容俊美的年轻同事和一个小孩子来拜访我,我们情谊深厚,相处甚欢。我们在景星楼上畅饮,随后在秀野桥头匆匆告别。突然间,我被孩子们的读书声惊醒,只见空旷的庭院中,晨光照耀在青苔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梦境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久别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十年不见林亨大,万里孤舟一梦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梦境的遥远与真实。后文通过描述梦中的相聚与别离,以及被书声惊醒的情景,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