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溪万寿庵同罗曙云干子袁长公叔海客丘挺峙欧庐云集赋

· 张穆
雁天寥廓意悠悠,江蓼风蒲飒飒幽。 寺隔溪云红见树,门临葭露白翻鸥。 茶分僧摘连烟雾,潮落渔归剩石丘。 十里碧漪清到底,一时身入镜湖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寥廓(liáo kuò):空旷深远。
  • 江蓼(jiāng liǎo):一种生长在江边的植物。
  • 飒飒(sà sà):形容风声。
  • 葭露(jiā lù):芦苇上的露水。
  • 碧漪(bì yī):清澈的水波。

翻译

在广阔的天空下,大雁飞翔,我的心情悠然自得。江边的蓼草和风中的蒲草发出沙沙声,显得格外幽静。寺庙被溪边的云雾隔开,红色的树影隐约可见,门前是芦苇丛中的露水,白色的鸥鸟翻飞。茶叶是僧人采摘的,带着烟雾的气息,潮水退去后,渔船归来的石丘上留下了痕迹。十里之外,清澈的水波如同碧玉,我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秋天的镜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秋日江景图。通过“雁天寥廓”、“江蓼风蒲”等自然元素,表达了作者在广阔自然中的悠然心境。诗中“寺隔溪云”、“门临葭露”等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意象,增强了诗的意境美。结尾的“碧漪清到底”和“镜湖秋”则是对清澈水面的赞美,同时也隐喻了内心的宁静与澄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张穆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敬之。张和弟。正统四年进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有《勿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