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明月鉴重帏,凉风吹绮疏。 佳人扬清讴,顾影伤离居。 昔别黄鸟鸣,倏忽秋兰舒。 繁华不再至,欢乐宁倩馀。 迢迢牵牛星,万古恒不渝。 所思杳天末,日夕增烦吁。 秦女善鸣筝,赵女亦吹竽。 筝竽岂不哀,不如琴瑟娱。 织缣常苦迟,织素常苦劬。 嗟哉织作勤,泪下沾罗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照。
  • 重帏:多层的帐幕。
  • 绮疏:雕花的窗户。
  • 清讴:清脆的歌声。
  • 倏忽:很快地。
  • 宁倩馀:岂能长久。
  • :深远。
  • 烦吁:忧愁叹息。
  • 秦女赵女:分别指秦地和赵地的女子,这里泛指美丽的女子。
  • :古代的一种乐器。
  • :劳苦。

翻译

明月照耀着重重的帐幕,凉风吹过雕花的窗户。美丽的女子唱起清脆的歌,看着自己的影子感到离别的悲伤。昔日分别时黄鸟在鸣叫,转眼间已是秋兰盛开的季节。繁华不再重现,欢乐岂能长久。遥远的牵牛星,万古不变。所思念的人远在天边,日复一日地增加忧愁叹息。秦地的女子擅长弹筝,赵地的女子也会吹竽。筝和竽的声音虽然哀伤,但不如琴瑟那样带来欢乐。织缣时常常感到辛苦缓慢,织素时也常常感到劳苦。感叹这辛勤的织作,泪水沾湿了罗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明月、凉风、绮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中“佳人扬清讴,顾影伤离居”一句,既展现了女子的才艺,又透露出她因离别而生的伤感。后文通过对牵牛星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深情。结尾处,以织女织作的辛苦比喻自己的劳苦和忧愁,泪水沾湿罗裙的细节,更是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梁有誉的高超艺术成就。

梁有誉

明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