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次姚公绶春兴杂咏韵九首春月

· 张弼
柳眼花腮湿暗添,无边青紫竞秾纤。 茂陵谁解相如渴,未赐金茎一滴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下第:指科举考试未中。
  • 次姚公绶春兴杂咏韵九首春月:次韵,即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姚公绶,人名,可能是当时的文人。春兴杂咏,诗题。九首春月,指这组诗共有九首,此为其中一首。
  • 柳眼花腮:形容初春时柳叶初展,花朵含苞。
  • 湿暗添:指春雨使得景物显得更加湿润和深沉。
  • 无边青紫:指春天的花草色彩丰富,青紫交织。
  • 竞秾纤:竞相展示其繁盛和细腻。
  • 茂陵: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此处可能指代作者的故乡或某个具体地点。
  • 相如渴:相如,指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据说他有消渴病(糖尿病)。这里比喻作者自己渴望得到某种东西。
  • 金茎:指汉武帝所建的铜柱,上有仙人捧盘承露,传说饮此露可长生。这里比喻珍贵的东西。
  • 一滴沾:一滴,极言其少;沾,接触,得到。

翻译

春雨绵绵,柳叶初展,花蕾含苞,景色湿润而深沉。无边的青草与紫花竞相展示它们的繁盛与细腻。在茂陵这个地方,谁能理解我如司马相如般的渴望,却未能得到那珍贵的金茎上的一滴露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过后的自然景象,通过“柳眼花腮”和“无边青紫”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茂陵谁解相如渴,未赐金茎一滴沾”则巧妙地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渴望与无奈。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