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东山问谢安石

· 张弼
我登东山顶,酹酒问谢公。公有调马路,我有下马松。 公有白云明月两窈窕,我有蒙川醉石双?珑。 公当偏霸坐江左,我当全盛从飞龙。我生伊洛后,不敢恣情声伎颓彝风。 我无边徼寄,未试淮淝一捣符秦空。公之能事我若不可及,公之风流我亦不苟从。 东山名同地隔数千里,我言曾入公之耳。青天望断一蜚鸿,章江滔滔自流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酹酒(lèi jiǔ):以酒浇地,表示祭奠或立誓。
  • 调马路:指谢安石在东山时所建的马道,用于调教马匹。
  • 下马松:可能是指作者在东山下的松树旁下马休息。
  • 白云明月两窈窕:形容东山上的景色优美,白云和明月相映成趣。
  • 蒙川醉石双?珑(méng chuān zuì shí shuāng líng lóng):蒙川可能指某条河流,醉石指形状奇特的石头,双?珑形容石头玲珑剔透。
  • 偏霸:指谢安石在江左(江南)的权势。
  • 飞龙:比喻皇帝,这里指作者追随的君主。
  • 恣情声伎:放纵于音乐和歌舞。
  • 颓彝风:颓废的风气。
  • 边徼寄:边疆的寄望。
  • 淮淝一捣符秦空:指谢安石在淮淝之战中大败符秦(前秦),这里作者表示自己未曾有这样的军事成就。
  • 风流:指谢安石的风度和才华。
  • 章江:江名,流经江西。

翻译

我登上东山的顶峰,以酒浇地向谢公致敬。谢公有他调教马匹的路,我则有我下马休息的松树。 谢公拥有那白云和明月下的两处幽美之地,我则拥有蒙川河畔醉人的石头,它们玲珑剔透。 谢公在江左拥有偏安一方的霸权,我则在全盛时期追随飞龙般的君主。我虽生于伊洛之后,却不敢沉溺于声色之中,颓废了风气。 我没有边疆的寄望,也未曾试过像谢公那样在淮淝之战中一举击败符秦。谢公的能事我自认为难以企及,谢公的风流我也不能轻易追随。 东山之名虽同,但地理位置相隔数千里,我的话语或许曾传入谢公的耳中。我仰望青天,只见一只飞鸿,章江的水滔滔不绝,自顾自地流淌。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张弼对东晋名臣谢安的致敬之作。诗中,张弼通过对比自己与谢安的生活和成就,表达了对谢安的敬仰之情。他赞美了谢安的政治才能和风流倜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不及谢安,但仍保持着清高的品格和对国家的忠诚。诗的结尾,张弼以东山之名和章江之水,寄托了对谢安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联系。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